家樂福是台灣最大的量販系統,在前年併購「頂好」超市之後,擁有69家量販店、272家超商和129家商場,年營業額達900億元。無人能夠否認,統一在併購家樂福後,將產生相當顯著的「全通路」綜效─包括家樂福表現良好的食品部門、具規模的電子商務、最新的物流系統和Jasons頂級超市(授權到期後改為Mia C’bon),都可以和統一目前的優勢產生互補,迎接全聯併購大潤發,以及發展快速配送所帶來的挑戰。
然而,若由國際面來看,台灣零售業經營仍存在著相當明顯的困境。勤業眾信在今年3月公布的排名中,統一在全球零售的最新排名是134名,是台灣唯一進入150名的零售企業,2020年的營業額為80.2億美元。全聯則以46.8億元營業額排名全球221名,和統一有段距離,但兩家排名都在上升之中。兩家台灣龍頭業都表現不錯,但以台灣經濟規模和人均GDP都在全球20名上下、半導體電子業
更居全球領先地位來看,零售業的表現最多只是差強人意,和高科技製造業的地位無法相比,其原因值得探究。
若以全球零售排名最領先的三家企業─沃爾瑪、亞馬遜和家樂福來看,就可以看出台灣零售企業的發展困境。沃爾瑪在全球27個國家投資,1.07萬個據點遍及美、歐、亞、非各洲;居次的亞馬遜,完全以電子商務起家,在全球21國投資網站、九國設有客服中心、70多個訂單履行和倉儲物流中心遍布三大洲。歐洲最大的品牌家樂福,在超過30個國家投資,據點超過1.2萬個。它們在母國成功發展後,以周邊國家為腹地,迅速擴展到全球,發展過程中藉助高效能的電腦和物流系統,提供大量進貨帶來的低廉價格,產生「一站式」購足的便利性;也透過電子商務創新來招攬會員、擴大營業額、提供「得來速」的便利取貨;甚至提供當日免費送達和其他服務,對會員收取年費,帶來大量利潤。
這些零售業成功的特質,都需要一個廣大的市場腹地做為發展基礎,而將鄰近國家納為市場腹地的最有效途徑,就是藉由高效能的AI、倉儲和物流打造出來的電子商務。統一或全聯,可因併購量販系統提升電商和物流效能,卻很難克服台灣人口有限和少子化對市場規模產生的限制。沃爾瑪和亞馬遜都有廣大的北美市場,家樂福則有法國和整個歐盟的「單一市場」支持,才有足夠規模支持其商業模式創新,以及高效能物流所需的投資。台灣的零售龍頭,服務相當細膩貼心,受到廣大消費者讚譽,具有相當的競爭力;但礙於國內市場有限,成長空間不大,必須往國際發展才有前景─家樂福脫手台灣轉赴南美,就是一個徵兆。但這不是一條簡單的路,因服務業的「在地性」非常重要,即使是競
爭力強大的沃爾瑪,也無法在德國、日本和韓國取得明顯成功。
無論如何,我們樂見國內零售業在規模擴大後,有能力透過競爭提供消費者更好的服務;更希望業者把握機會,以顯著的創新經營和行銷模式,追隨高科技製造業向外擴展,提供境外更好的服務,以及國人更優質的就業和歷練機會。<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