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大舉聘用不同國籍的專業人士,但一個月內列車多次事故意外,
讓外界將矛頭指向是「八國聯軍」溝通不良惹禍,台灣高鐵公司執行
長歐晉德坦承,人員是高鐵目前經營最大困境,「語言溝通確實是個
問題」,但在本地尋找有過軌道與高鐵經驗的專業人員困難度很高,
因此初期必須借重外籍人才。鐵路營運處副營運長林鵬良表示,高鐵
通車營運十八個月後,溝通全面中文化,由本國人接手。
高鐵目前列車駕駛主要來自於法鐵SNCF和德鐵ICE,至十月底
為止,有三七位完成差異化訓練,其中三三位已經取得交通部核發的
執照;本國籍駕駛共有三九位正分批訓練,未來須完成一三二六小時
課程訓練,取得正式執照後,才能正式駕駛列車,因此現階段都是外
籍駕駛。
行控中心部分,目前共有七二位工作人員,其中外籍有經驗共二五人
,其餘四七人為本國籍,通車營運初期,由具備十年以上軌道經驗,
以及高鐵運轉實務經驗的外籍人士擔任發號施令的主任控制員、列車
控制員以及電力控制員,基本英文溝通雖然沒有問題,但還是需要有
翻譯人員的存在。
對於外籍比例偏高,歐晉德說,語言溝通雖是問題,但台灣高鐵是日
本最大的系統輸出,在台灣也是第一次,過去並沒有經驗,要在台灣
尋找同時具有二五年軌道運輸經驗,還包含十年以上高速鐵路運轉經
驗人才,執行上非常困難。
現階段每位外籍人員身旁,都會安排一到兩位本國籍人員擔任副手,
一方面見習訓練,另方面做好上陣接手準備。
<摘錄工商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