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駿嵩:預估2030年前,我國仍以燃煤、燃油、燃氣發電為主。目前國內發電技術大多仍採用傳統之次臨界粉煤發電,因此國內電力部門之CO2排放量居高不下,佔全國總排碳量近50%。如要降低 CO2排放量,若仍採用燃煤發電,應儘快興建及改建超超臨界鍋爐並配搭C O2捕獲封存與再利用(CCSU)之發電廠。
由於頁岩氣的開發,國際化石燃料的結構近年來產生相當大的變動,台灣需及早就此進行規劃未來10年、15年及更久用於發電之化石燃料結構。另在燃煤電廠,應考慮生質物料與煤炭之混燒,20%的生質物料與煤炭混燒每年約可減少我國2,000萬噸的CO2排放量,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
建議台電明確訂定未來不同時間時之碳排放係數,亦即每度電排放之CO2,這些係數必須與先進國家相當。能有目標,才能研擬及訂定出日後之燃料及發電結構。
台電未來除產生電力外,亦建議多加利用廢熱產生蒸汽及/或冷氣,大幅提生熱電效率。
在發電成本方面,若化石燃料發電廠配搭CCS時,勢必增加發電成本,目前至少增加35%,因此台電應及早研擬及掌握相關因應措施與技術,例如宣導、保留CO2捕獲場地、開發CCSU技術、配合再生能源產氫以與CO2製得能源化學品、法規與管理、以及其他正發展之發電技術如氣化複循環發電、燃料電池三複循環發電、富氧燃燒、化學迴圈程序等。
雖然油電雙漲對任何產業皆會產生影響,但能源價格的合理調漲是可帶動產業結構之調整及升級。當然政府需要建立配套方案,提供產業不同之優惠電價,以使真正節能減碳的業者受惠。 <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