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羚30年 成就裕隆品牌路 首部國人主導設計汽車 成功脫離技術母廠掌控 躍居台灣之光
1986年10月25日,第一部由國人主導設計的汽車--飛羚101,在世貿車展中首次亮相一推就成風潮,許多私家車家與計程車,都將飛羚當成首選,頓時成為台灣之光的代名詞。
80年代,台灣經濟飛躍成長,台灣企業開始思考將勞力密集代工產業逐,步轉向自主品牌,為了能與外國車廠一較長短,1981年裕隆汽車董事長吳舜文在桃園龜山工業區成立「裕隆汽車工程中心」,為完全由國人自己設計車體的汽車,展開第一步,這樣的時空環境下,裕隆工程中心成為當時所有理工人才的第一選擇。
台灣汽車工業那時仍停留在製造組裝,在缺乏汽車設計知識下,裕隆工程中心從零開始,一路打造出飛羚101。當時桃園龜山的「裕隆汽車工程中心」,裕隆一口氣晉用300 個年輕新鮮人投入,平均年齡才29歲,在電腦主機與CAD電腦輔助系統間,畫出飛羚的圖樣與原型。
催生飛羚整個過程歷時五年、投入20億研發預算,飛羚研發成功後,受到各界的關切與矚目,兩天參觀人數超過8萬人。飛羚101於上市一年後,正式參加第27屆的日本東京車展,這不但是我國汽車廠第一次,也是自此到納智捷推出這20多年來,唯一參加國際性大車展的紀錄。
時至今日,從飛羚產品設計上,仍可看出許多創新,包括訴求動感流線,充滿跑格的車頭設計,還是獨步世界車壇的蜂巢式尾燈與五星式鋁合金輪圈,都在在證明了飛羚獨特的原創性。
造形上,飛羚採用當年車壇最流行的2又1/2廂式設計,相當符合時代潮流;外觀上,飛羚雖然是傳統的三廂車,但行李廂蓋卻是如同掀背車,可連同後擋風玻璃一同掀起,滿足了國人喜好三廂車的觀念,又同時擁有掀背車的便利性,放眼世界車壇又是一個先進的創舉。
飛羚對於空氣力學也非常注重,根據當年實際至英國MIRA實驗室測試的結果,飛羚101的風阻係數只有0.33,而在1987年7月上市的Fastback掀背款更低達0.29,不僅在國產車中無人能出其右,甚至直逼當年量產車的世界紀錄。
從汽車技術發展史脈絡來看,這部由裕隆工程中心自行研發設計的飛羚101,展現台灣自行研發車型的能力,除了整體車身外型之外,還包括了車身其他組件的開模製造、零組件搭配的自主權,成功讓台灣汽車工業有機會擺脫技術合作母廠的掌控,也為裕隆與台灣工業研發打下基礎,培育出台灣汽車設計研發人才。<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