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公司執行長歐晉德昨(1)日表示,台灣高鐵走過興建高
風險期,邁入營運後風險已經降至最低,但聯貸利率高達8%,簡
直是「高利貸」,營運成長追不上利息支出,高鐵財務結構必須
重整,以「借新還舊」方式,重訂政府、高鐵、銀行團三方融資
契約。
他說,高鐵公司計畫引進外銀,協助清償第一聯貸融資,為了讓
國銀也有機會繼續貸款給高鐵,新規劃的3,083億元融資,外商銀
行與本國銀行將各占一半。
歐晉德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台灣高鐵營運後累積虧損超過
半個資本額,高達535億元,其中利息及設備折舊支出就占510億
元,由於高鐵處於虧損,此時增資不切實際,應該做的是調整財
務結構,希望新政府展現魄力,鬆綁外資。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台灣高鐵目前成本支出狀況?
答:高鐵成本支出有四成是折舊,三成六為利息支出,僅二成多
用在營運。高鐵營運後,營收一直穩定成長,但再怎麼節省開支
,仍敵不過沈重的利息支出與折舊。
過去興建期風險較高,聯貸利率達8%是正常的,但進入營運後,
風險大幅降低,利息也應降低。目前的融資架構極不合理,會把
產業逼死,高鐵是國家重大公共建設,政府有特許權,不能放任
不管。
問:高鐵有打算增資嗎?
答:在赤字時增資是不切實際的,高鐵現在最急迫的改善財務結
構,現已與政府溝通,相信政府會有所考量,現在是最佳時機(
Right Timing),政府、銀行及高鐵重新簽訂新的三方融資合約,
尤其是政府對外資進入台灣公共建設應趕快鬆綁。
若能引進外資,高鐵財務重整,台灣高鐵將是最成功的BOT案,
更可帶動外資投資國內公共建設,對國家整體經濟將有很大的助
益。
問:高鐵聯貸利率高達8%,要如何改善?
答:2005年我們就與銀行團談降息,但要所有聯貸銀行同意才行
,至今仍有幾家銀行不願意,2006年辦理第二聯貸案時,外商銀
行發現光是融資架構就把高鐵卡死了。
任何企業都不可能支付高利貸,但為何台灣高鐵就得接受?國內
銀行不願降息,外商銀行願意借3,000多億元給高鐵調整財務結構
,營運前三年支出大於收入時,利率較低;三年後收入增加,利
率再升到4%至6%,這種先低後高的階梯式利率,還款時間往後拉
長,有助於高鐵健全發展。
現在外資進入台灣,要經過政府同意,考量國內銀行也想參與,
所以原規劃的向外商銀行融資3,083億元,改為外商銀行1,500億
元、國內銀行1,583億元。
問:折舊也是高鐵虧損主因之一,該如何解決?
答:高鐵土木、車站、機電與車廂等,平均使用年限50年,但政
府規定要在剩餘的26年營運期內全部攤提完畢,但攤提是記帳方
式,錢並沒有匯出去,這樣的作法,並未保障股東權益。
高鐵的折舊應按正常折舊方式處理,政府與台灣高鐵可簽定合約
,特許期屆滿轉移給政府時,沒有折舊完的殘值,將無條件轉移
給政府。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