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聯貸案從高風險的興建期,到現在進入穩定的營運期,以計
畫型融資案件來看,目前的確是調降利率的時機,但高鐵要改善
財務,不能只靠政府幫忙降息,原始股東也應出力自救。
高鐵上周通過半年報,數字不太好看,上半年累積虧損超過半個
資本額,高鐵打算向外銀融資「借新還舊」,以減少成本支出,
讓高鐵爭取聯貸案降息問題,再度引人關注。
行政院上周五為此召集相關部會了解狀況,行政院跟財政部雖強
調,利率該降多少,由銀行團自己去談,政府不會介入,但政府
部門進個關切動作,對公股銀行來說,多少就具有「政策」意向
,也不免讓人質疑,為何政府只救高鐵,不救航空業?
高鐵是政府推動的重大經建計畫,最近幾年來在這個大帽子下,
政府為高鐵出錢出力。高鐵缺錢時,政府協調台糖、行政院開發
基金拿錢增資,修改銀行轉投資法令,要公股銀行去買高鐵特別
股。
現在高鐵好不容度過風險最高的興建期,政府又要幫高鐵爭取降
低聯貸案利率,這一路下來,卻看不到高鐵原始股東做了什麼。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