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滿載一年總營收約93億 利息支出高達130億
台灣高鐵股價昨(25)日大漲,但對台灣高鐵來說,營運後的財務
壓力不會比較輕。高鐵營運之後,就得開始償還本金,但營運初期
,票箱收入連付利息都不夠。
高鐵延後一年通車的損失以及營運後的虧損,也不全然是五大股東
的事,大部分要由全民買單。台灣高鐵是全球最大的單一BOT案,
可是當高鐵通車時,台灣高鐵卻已由一家純民營的公司,變成一家
半國營事業,五大原始股東持股僅剩21.7%。
台灣高鐵公司現在背負4,000多億元債務,如果加上今年底200億元
融資、2億美元的公司債,台灣高鐵一年的利息支出高達130億元。
這樣的利息支出金額,兩年可蓋一座台北大巨蛋、一棟商務旅館和
一座大型購物中心。
高鐵營運初期每天僅38班,以一列車滿載989人計算,每日最高運
量3萬7,582人,一個月票箱收入約7.8億元,一年總營收約93.6億元
,不足以支付利息。高鐵五大站區的土地開發是挹注高鐵公司的主
要財源之一,但前五年都處於投資期,未來15年才能見到開發成果。
台灣高鐵的變,不只系統變了,連股東結構也和得標時大不相同。
台灣高鐵聯盟得標時,舉國歡慶,因為得標條件稱政府不必出一毛
錢,未來營運後,政府每年還有錢可以回收。不料,後來從增資到
籌資,政府都介入很深。高鐵營運得好不好,,也關係到納稅人的
荷包。
高鐵已向銀行團融資3,000多億元,高鐵垮了,銀行也將大傷,政府
也籌不了3,000億元強制買回,謝長廷選擇找80億元救高鐵,指示協
調航發會和中技社投資高鐵。
高鐵財務難過關,但也都過了關。台灣高鐵副總經理兼發言人江金
山對高鐵的未來也很樂觀,他說,未來高鐵每日載運14萬人次絕不
是問題,有了運量,高鐵站區土地價值就會跟著提高,旅客量加上
站區開發,就是收入來源與保證。
<摘錄聯合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