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自去年宣布延後一年通車後,歷經十個月的波折,終於完成二胎
聯貸案,讓將接近完成的高鐵工程,免除立即面臨斷炊的困境,對於
處於通車前夕的高鐵,財務缺口能夠獲得解決,固然可喜可賀,但攸
關未來償債能力的營運與招商情況,就得看高鐵能不能獲得大家的信
任,通車之後,真正考驗才正要開始。
高鐵在二千年辦理第一次聯貸時,在交通部的「政策」支持下,向銀
行團取得二千八百億元融資,之後,沒想到高鐵燒錢的速度超出預期
,但是原始股東又不願加碼,由行政院在二○○五年設法,由航發會
和中技社挹注七十五億元,原先標榜政府零出資的高鐵,最後變成政
府得強制買回,又修改章程讓國營事業得以投資,使高鐵形象受到重
創。
高鐵已經沒有再跳票的本錢,因此如期於十月通車是眼前必須全力以
赴的目標,但別忘了,高鐵不僅僅是做為一個載人的運輸工具而已,
還背負著帶動經濟發展的使命,錢雖然籌到了,解決了燃眉之急,但
從現在開始,高鐵從訂價、搭乘的便利性、場站開發、配套遊憩設計
等,是不是吸引民眾願意搭乘,將註定高鐵的成敗。
距離通車只剩下兩個月,但至今高鐵聯外轉運系統規劃並不順遂,站
區招商情況也不明確,何以至此?說穿了,就是社會對高鐵沒有信心
,政府雖然負有督導之責,但興建與營運成敗卻必須由高鐵公司自負
,還未正式營運就背負四千多億的債務,若不想辦法在通車前讓人感
受到高鐵所能帶動的經濟縱效,刺激民間的投資信心,否則即使通車
,就面臨一開門就虧錢的窘境,因此拿到了錢,考驗高鐵的難題才剛
要開始呢!
<摘錄工商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