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公司八年前與交通部、銀行團簽訂三方合約,合約只規定五
大原始股東必須在興建期維持二五%的投資下限規定,卻忽略了營運
後高鐵五大原始股東對高鐵案的權利及義務。如今景氣不比八年前,
八年前政府一廂情願的決策模式,未來難免要自食苦果。
中華高鐵當初在與台灣高鐵競標高鐵案時,中華高鐵請來香港地鐵顧
問公司進行評估,相較於台灣高鐵,還多出了五百億元「景氣風險資
金」,但台灣高鐵卻完全忽略景氣循環所造成的殺傷力,只看到眼前
股市上萬點榮景,再加上交通部沈醉在「國內興建高鐵,政府不需出
資一毛錢」的美夢中,政府和台灣高鐵公司過度樂觀,沒有危機意識
,讓這個決策出現重大瑕疵!
坦白說,高鐵公司未來的募資計畫,政府跳定火坑了!行政院長謝長
廷日前對高鐵五大原始股東進行道德勸說,希望未來如果高鐵募資不
順,五大原始股東能補足差額。但謝揆或許不知,五大原始股東只需
在興建期維持二五%的投資下限,高鐵營運後,五大原始股東別說參
與高鐵募資,最壞的情況甚至還可以賣光所有高鐵股票立即變現,屆
時,高鐵董事會股權重新改組,是好是壞,政府將極難掌握。
高鐵五大股東不願再出資早已有跡可循,高鐵公司在仍未宣佈延後通
車一年的財務模組,當時九月底有一波七五億元的增資計畫,五大股
東以投資超過三○%,符合合約規定,五大原始股東寧願壁上觀也不
投資,最後由中技社及航發會各投資三十億及四五億元。
政府萬萬沒想到,當時高鐵公司規劃有高達三二○億元的普通股募資
集中在通車後,五大原始股東在股權被稀釋的情況下,如果不投資,
股權只佔二二%。但按合約規定,五大股東營運後沒有投資下限規定
,不算違約。也就是說,高鐵公司可能早就有計畫將普通股募資集中
在營運後,讓五大原始股東不需出資。
未來,政府想要五大股東出資再投資高鐵幾乎不可能,高鐵董事長殷
琪也已明確表示,高鐵通車後,她將辭去董事長職務。高鐵未來在大
股東可能縮手情況下,政府肯定要接手,是否會成為另一個虧錢的國
營事業,令人憂心。
<摘錄工商A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