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昨天宣布,放寬保險業投資公共建設私募股票的比率,從
原本不得超過保險業資金的2%調高至5%。
根據估計,這項新措施將為高鐵、高雄捷運等重大公共建設引進
2500億元資金活水。
引人注意的是,台灣高鐵規畫中的現金增資案,因富邦、長榮、
東元與太電等原始大股東認購意願不足,恐怕「胎死腹中」,金
管會昨天發布新行政命令,放寬保險業專案投資與公共建設投資
的限制,等於替高鐵籌資「開了一扇門」,高鐵如能獲得保險業
資金挹注,增資將不成問題。
外界質疑金管會放寬保險投資限制,目的在為高鐵解套、找錢,
金管會發言人林忠正不以為然,「不要用政治性議題,把所有該
做的事都卡住」。
林忠正說,金管會只是放寬限制,並不能強迫保險業者投資,保
險公司都是民營企業,高鐵值不值得投資,各保險公司會自行衡
量。
根據統計,目前壽險業投資公共建設與專案投資的比率不到1%,
只有0.47%,距離2%或5%上限都很遙遠,凸顯保險業投資公共建
設熱情不足,金管會新措施能否吸引業者資金進場,有待觀察。
金管會指出,依據原規定,保險業資金投資公共建設或專案運用
的股票,如果這些股票採取私募的方式發行,業者對單項公共建
設的投資比率不得超過保險業資金的2%。
新的行政解釋則是把前述私募的公共建設股票,視為「一般公開
發行股票」,如此一來,保險業者投資比率將提高到保險業資金
的5%。以目前全體壽險保險資金約5兆5千億元估計,全體壽險業
者可投入公共建設的資金逾2500億元。
另外,保險業者無論投資公共建設或一般有價證券,都必須符合
保險法規定。
也就是說,所有金融商品的投資總額不得超過保險資金的35%,
保險公司對單一公司的投資比率不得逾5%,並且不得超過被投資
公司發行總股分的10%。
<摘錄聯合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