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糖價持續飆漲,引發外界憂心食品業者成本上漲、進而帶動
物價波動。事實上,國內近年來掀起少糖、少油的健康風潮,國
內砂糖使用量逐年減少,占持品業成本比重也在降低,國內業者
直言,糖價的敏感性已不如往昔,「除非買不到,否則一點也不
擔心」。
國內三大用糖產業,包括飲料、糕餅與蜜餞,合計約站國內用糖
量的八成,其中又以飲料占比約35%最高。而根據台糖統計,國
內砂糖使用量的高峰期曾達60萬公噸,近年來逐漸降低,目前年
度使用量已經降至50萬至52萬公噸,比起全盛時期少15%。
飲料業者透露,除了汽水等碳酸飲料中,砂糖占成本比重可能將
近10%,大部分飲料砂糖占成本的比重都不到3%,「遠不如寶特
瓶原料的聚酯粒來得重要」。以飲料一瓶售價20元計算,光是寶
特瓶、標籤等的成本就約達1元,「砂糖漲一倍,業者的成本增加
說不定不到兩毛錢,聚酯粒漲一倍,成本就漲1元」,加上近年來
例行減糖運動,無糖飲料當道,砂糖的影響更加式微。
烘焙業者近年來對於砂糖的使用,也有減少的趨勢。業者說,糖
放得多一點,消費者會嫌太甜,特別是年輕女性的消費力強,還
要兼顧身材,對於砂糖的占比更容易斤斤計較。像是今年的中秋
月餅中,就可以感受到低糖、低油的養生月餅比重有所提升。
不過,業者同時強調,雖然對於用糖量有降低的趨勢,但仍存在
基本需求,「可以少、但是不能無,糖變貴可以忍受,但是有些
東西不加糖根本沒辦法吃」。業者也建議政府,應嚴查通路商囤
積,避免過去通路商漫天喊價的情況重演。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