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政府開放民間投資發電廠開始,台泥和平電廠就成為第一波民營火力發電廠;2016年起《電業法》修正,開啟電力自由化時代,台泥再投入再生能源業,2017年在彰濱蓋起太陽能電廠,後來又善用空間增設兩支風機,合計發電容量12MW(百萬瓦)。台泥綠能總經理翁吉良說:「這是台灣第一個風電與光電共存的風光案場。」
2017年1月張安平接任台泥董座,更積極投入綠能事業,不論太陽能、陸上風機、地熱發電或海洋能源,幾乎無役不與。翁吉良說:「我們會要求供應商買綠電,早走晚走都要走這條路,不如早點投資綠電,不早做會找不到地。」台泥也是少數的地熱發電投資方,2022年嘉義義竹的專區43MW電廠完全併網,成為全台最大的漁電共生案場。
台泥也是台灣第一個投入「海洋能」的業者,即使1MW的海洋能電廠投資成本高達10多億元,但也沒有影響張安平投入綠能的信念,只要對國家、產業發展有利的就做。
針對台泥興建電廠的原因,張安平曾在公開演說時說:「不是因為綠電賺錢,綠電不是這麼賺錢,是因為我們生產二氧化碳,我要去中和,不能依靠別人解決問題。」
張安平有濃厚人文關懷特質,重視社會責任,大力推動集團朝2050年碳中和目標邁進,定調台泥未來發展的三個主軸:水泥、廢棄物處理、能源。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統計,全球水泥業跟鋼鐵業占地球總碳排的10%,是排碳大戶。台泥要追求碳中和,就要靠廢棄物處理跟能源事業。張安平認為,「廢棄物處理是很大的解方」。
張安平非常了解水泥業,曾多次跟友人打趣說:「若把我的血管剝出來,可能流出來的是水泥。」台泥減碳的做法也很多元,除生產流程中找到更好的方法減碳排,台泥建再生能源電廠賣電給台電,並投入儲能平衡電網供應,2019年起總部及各工廠也開始導入屋頂太陽能,買綠電取代灰電。
翁吉良強調,台泥興建的再生能源電廠綠電量,今年就能超過集團事業體一年的用電量,儘管再生能源發電廠的電多是賣給台電,但未來也將自己找買主。
不只是發電,台泥也體會儲能發展的重要性。2021年7月,台泥併購義大利儲能公司ENGIE EPS SA,並更名為「NHΩA」,一舉躍居全球儲能四哥,搭配集團旗下能元科技投入電池芯研發,加速朝高效電池發展的三元能元超級電池工廠也動工興建,可看出台泥集團正在快速邁向綠能世界。<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