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將於12月7日舉辦「2021能源願景高峰論壇」,今年主題是「綠能、綠金、綠生活」,邀請多位專家共同探討台灣能源轉型之路。楊偉甫將以「電力交易開創綠色新商機」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本論壇由經濟部能源局、台電公司、工研院、永豐餘投控、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共同協辦。
楊偉甫表示,全球電業典範經過三波轉移,從電業自由化到能源轉型,再抵達淨零碳排。台灣同樣也跟隨國際趨勢,2017年修正《電業法》後,開啟能源轉型新篇章;行政院環保署亦於2021年10月預告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將「2050淨零排目標」入法,以政策、法規到位引發產業新革命。
他接著說,隨著氣候變遷及環保意識高漲,傳統電廠開發受阻,綠能及其周邊相關產業加速發展。穩定電力供應是所有產業推動之母,但也因綠能大量併網,電力系統的韌性及穩定性面對挑戰。
台電過去以自建燃煤、燃氣等傳統機組為主,或與外部民間發電業者,如獨立發電廠(IPP)合作,以滿足用電需求,電力需求端只能單向的接受電力供應。隨著新興技術發展,用戶也可透過用電行為調整,透過需量反應與台電達到交易輔助服務。
今年電力交易平台7月試營運後,推出「調頻備轉容量」、「即時備轉容量」及「補充備轉容量」三項產品,提供輔助服務功能。
楊偉甫表示,電力交易平台有三個重要特色。首先,電力交易平台可以「藏電於民」,將分散在民間資源,如電信機房、需量反應用戶,甚至是電動車充電站都是共同參與對象。
其次,過去傳統電源跟新興電力資源為相互競爭關係,電力交易平台成立後,彼此的電力資源都可互通有無,不僅減少能源開發,業者也可以透過將分散式電源聚合在一起,達到能源效率最大運用,達成「共享經濟」。
第三,台電過去推出需量反應制度都是以計畫型為主,須提早跟用戶指定時間及用量抑低能源負載,無法達到當天調度。楊偉甫說,當電力交易平台上線即可做到「彈性參與」,除了參與者可以依照本身資源狀況再自由報價,台電也可以依照實際情況去運用資源。<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