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電機系講座教授兼資電學院院長林法正表示,2009年我國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從2009至2016年底,這段期間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由3GW提升至4.7GW,年複合成長率約6.56%,蔡政府上台後,則由4.7GW增至9.5GW,年複合成長率達19.01%。換言之,近5年台灣再生能源的年成長速度是過去的三倍。
台灣地小人稠,讓光電結合屋頂或是農業,這類複合式的利用非常重要。林法正指出,日本在2011年的福島核災後,大力推動再生能源,每單位國土面積太陽光電裝置量為0.18(MW/km2),略高於台、韓的0.16及0.15。進一步觀察2016至2020年單位國土面積太陽光電裝置量年複合成長率,日本為14.77%及韓國為34.21%,台灣的成長率為47.5%,顯見近5年台灣光電快速進展。
在眾多再生能源中,太陽能發電不但產業成熟,也是最容易讓所有人參與的能源,只要在日照充足處,不管是家中屋頂、工廠屋頂甚至荒廢土地都能設置,已經是全球趨勢。
光電又分為屋頂型與地面型兩大類。今年屋頂型發展目標再度從6GW調升至8GW,這已經是第二度調升了,可見這方面獲得很多支持。
最近的「太陽光電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就是整合各方意見的成果。對於可能受影響的社區或環境,大家共同找出可接受的方法,才符合綠能永續的精神。
而近日爆發非法人士強索綠能保證金等事件,增添社會對於政府推動再生能源的疑慮,期望政府能夠持續健全法制。
近年中日韓競爭最白熱化的就是搶當離岸風電亞太龍頭,紛紛提出具有野心建置目標,不僅著眼於綠電,更是龐大的產業商機。
韓國喊出2030年12GW、日本則提出2040年建置30∼45GW等目標,但市場遲未打開。台灣則是在2018年提出2025年完成5.7GW的規劃,並進一步給出2025年∼2035年間增加15GW目標,總計20.7GW。
專家認為,台灣擁有世界級的風場,穩定且可預期的政策。
台灣在短短幾年間,端出鯨豚觀察員、漁業補償、供應鏈國產化等政策,
有利於推動風力發電的發展。2019年完成第一座離岸風場、今年完成台電離岸
風電一期109MW。預計雲林允能320MW風場也在今年建置完成,相較於日
韓,台灣已實質進入開發期。<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