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台商回流潮,經濟部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回台投資金額持續達標,數據亮眼;但憂的是,如果供電跟不上腳步,電力供給有缺口,恐怕再多投資也會生變。
台電再提大潭電廠環差,希望延後單循環機組運轉時程,以確保備用容量率達15%。環評委員表示,對於台電提出展延的苦衷可以理解,但最怕電力供給面無法如期如質完成,需求面又不斷攀高,埋下缺電危機的隱憂。
2017年面臨缺電危機,在民進黨非核家園政策下,當時經濟部及台電決定以大潭電廠緊急發電計畫取代重啟核二,不過此案當時在專案小組初審踢到鐵板,要求重作環評,隨後竟在環評大會上演翻案大驚奇,表決後審核通過,翻案前後只短短14天。
據了解,大潭電廠複循環機組原訂今年陸續商轉,但時程有所延宕,必須等到2022年7月起,才能陸續取得電業執照及商轉,也連帶影響台電所評估的過渡期,須配合延後三年至2022年。
最令人擔憂的是,如果這件環差案無法在年底前通過環評大會,就必須依原訂計畫,讓7號單循環機組運轉到今年底為止,屆時電力缺口如何補,仍是未知數。
此外,當年此案環差歷經「髮夾彎」,專案小組結論在環評大會中大翻案,連時任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也坦言「很丟臉」,如今此次變更要在今年底前闖關,後續可能引發的波瀾,值得關注。<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