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保險局整頓類定存保單,動作一波又一波,繼延長免收解約費用期間、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之後,近日發文要求新契約等價保費(FPYE)占新契約保費(FYP)比率,至少要50%以上,壽險業估計,今年FYP將因此大減1,200億元以上。
據統計,國內29家壽險公司(含今年元月併入中信人壽之宏利人壽)去年前11月,FYPE占FYP比率低於50%者共有21家;業者指出,保險局最近針對情況較嚴重的十幾家公司,發出道德說勸公文,希望朝比率提高至50%以上努力,並要求業者寫報告、提出改善計畫。
類定存保單長期在國內銀行通路熱賣,保險局去年10月發布函令,要求利變型年金與萬能壽險的免收解約費用期間,必須延長至六年以上,以免定存族買了之後,不到三、五年就解約,把保單當成定存在投資,被視為第一道降溫措施。
11月保險局公布2014年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又針對繳費期間3年(含)以下的台外幣保單,一律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1碼(即0.25個百分點),壽險公司必須增提責任準備金,加劇業者對類定存保單的經營成本,被視為第二道降溫措施。
壽險公司主管指出,隨著第三道公文發出,今年銀行通路的類定存保單,新契約保費肯定比去年大減三成以上。根據統計,去年前11月,國內銀行通路賣出的壽險新契約保費共5,589億元,躉繳約占七成,光算這部分的衝擊、亦即躉繳型保費大減三成,全年估將減少1,280億元以上。
業者並指出,這三道降溫措施,可能一改去年新契約保費,由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雙強競逐的格局。由於富邦人壽的FYPE占FYP比率,比國泰人壽低於10個百分點,預估國泰今年可以輕鬆穩坐台灣壽險業的FYP龍頭。<擷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