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電價修正方案出爐!住宅、小商家用電各在500度、1,500度以下者均不調整,高達八成的住宅與小商家不受10月調價影響;至於中大型商業與工業電價漲幅則打9折。第二波電價漲幅縮減,政府希望對經濟的衝擊降至最低。
經濟部長張家祝昨天赴總統府報告「台電經營改革與電價合理化方案」,經副總統吳敦義、行政院長江宜樺、立法院長王金平、國民黨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永權,以及台電董事長黃重球等人共同討論後,最後由馬英九拍板,電價平均漲幅從原案的9.64%降至8.49%。
馬英九強調,此次電價合理化主要考慮對民生及物價衝擊最小方案,並照顧弱勢族群,最重要的是絕對不能用稅金補貼用電大戶,違反「使用者付費」原則的公平性,他也要求台電必須拿出改革成效,爭取民眾支持。
這次調整方案有4重點:住宅用電500度以下不調漲、增加1,001度以上新級距,但排除社福機構等弱勢團體、小商家1,500度以下不調漲;中大型商業與工業調漲幅度打9折。
用電大戶也在這次減價之列,頗令人意外,經濟部官員表示,由於住宅與小商店都調降了,產業界也希望受惠,基於整體平衡性因素,因此稍做折扣,工業用電每度單價原本為2.95元,修正過後降至2.9 3元。
根據經濟部估算,中大商業與工業漲幅打9折,等同於最高漲幅會從13.6%,縮減至12.2%,平均漲幅從12.61%調整為11.3%。
經部次長杜紫軍說,今年以來經濟成長不如預期,不希望電價調整對經濟造成影響,因此決定把漲幅稍微減緩下來。
經濟部預估,10月調價後,產業界的成本增加0.25%,又以造紙業、紡織業、化學材料業、石化業增加的負擔較多。
至於在小商業起漲門檻修正為1,500度以下不調整,換算有71萬戶,80%的小商店,逃過漲價。台電估算,非夏月每期電費在1萬1,61 2元,夏月1萬4,668元的用戶者,不會受到10月電價影響。
住宅用戶起漲門檻,從500度以下不調整,換算有985萬戶住戶,8 5.65%比例不受影響;501度以上的用戶,每月電費多支出57∼783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讓住宅用電大戶達到使用者付費的觀念,經濟部新增1,001度以上的級距,漲幅為7∼10%。
根據台綜院長吳再益估算,10月調漲電價後,對今年的影響是GDP 減少0.024個百分點,約37億元,物價增加0.029個百分點。明年GDP 減少0.071個百分點,約109億元,而物價增加0.087個百分點。<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