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各線纜廠上半年少了台電新標案的加持,國際銅價又走跌,本業賺少賠多,只有華電(1603)、大山(1615)及台一(1613)三公司本業獲利。
華新(1605)、宏泰(1612)、億泰(1616),以及榮星(1617)等廠商則靠業外收益挹注,才有盈餘,華新更是轉虧為盈,每股淨利0.10元。
業者指出,各線纜廠上半年銅庫存成本平均在7千美元以上,偏偏國際銅價持續下殺而墊高生產成本,除大山、華電及台一三家廠商因生產設備稼動率維持80%以上,本業還能獲利,華電上半年每股淨利 0.31元而躍居電纜業獲利王。大山規模雖小,以每股淨利0.11元,緊追在後。
台一上半年本業雖有獲利0.72億元,卻因提列銅跌價損失及匯兌損失,致使上半年每股淨損0.77元。華新、華榮、大亞、宏泰、億泰、榮星及合機等線纜廠上半年本業呈現赤字。
華新表示,華新上半年合併營收729.11億元,囿於國際銅價持續走跌,庫存成本相對處於高檔,本業虧損從去年同期的0.17億元擴大為 4.69億元,還好華新因應原材料價格激烈波動而採取避險,以避險會計原則揭露營運部門的營業利益4.50億元,上半年轉虧為盈,稅前盈餘3.63億元,每股淨利為0.10元。
宏泰主管坦言,宏泰上半年虧損近0.72億元,但靠業外投資收益,稅前盈餘近263萬元、稅後淨利526萬元,每股淨利0.03元。
大亞、華榮及榮星等線纜廠首季都有獲利,第2季卻因國際銅價持續走跌,庫存成本卻在7千美元以上而出現赤字。
大亞及華榮主管坦言,本業要賺錢很難,大亞第2季每股虧損0.22 元、華榮第2季每股虧損0.71元而吞噬首季獲利,上半年每股淨損0. 20元;榮星第2季虧損0.06元,上半年本期淨利765萬餘元,每股淨利縮減為0.05元。<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