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量化寬鬆(QE)措施將退場,市場憂心中央銀行貨幣政策轉緊縮將使長期利率翻揚,近來長期債券乏人問津,短券相對受歡迎。因應新趨勢,不少企業改變籌資策略,不是縮短發債年限,就是加發短期券種,以節省利息支出。
台灣電力公司今年四度發債,為避免利率攀高,在睽違近三年半後重啟3年券標售,即為一例。
券商主管說,債市空頭走勢確立,基於利率風險及流動性風險考量,投資人減持長期債券,轉買年期較短的籌碼、規避利率風險蔚為潮流。
「自2010年3月後,台電就沒發過3年券」,債券承銷商表示,為迎合買家需求,企業積極調整發債策略,增加短期券種發行,目的是降低資金成本。
另外,為償還債務及充實營運資金,南亞7月下旬標售公司債,分成5年期46億元、7年期19億元,利率分別為1.45%和1.55%。
券商主管說,除公開標售外,南亞這期還加發4年期公司債31億元,與特定買家的議定利率為1.4%,令市場頗感意外。
券商主管表示,台電7月初發債,5年期意外流標,買盤縮手是一大主因。現在公司債為買方市場,為順應潮流,企業也必須調整發債策略、縮短發債年期。
除南亞外,握有80億元公司債發行額度的遠東新,近日也將發行年期由5年調整為3.5年,以符合買盤需求。<擷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