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龍高爐案啟動,中鋼構思與子公司中鴻、中龍合併的可能性。若全
案順利推動,可提升中鋼集團經營綜效,強化鋼鐵本業國際競爭力,
也符合國際鋼鐵業大者恆大的趨勢。
中鋼高層表示,中鴻及中龍是集團重要的鋼鐵事業,本來就應有效整
合。中鋼召開核心會議時,相關人等曾提出「二合一」「三合一」等
構想,這將是中鋼未來五年需要解決的重大議題。
數年前,中鴻及中龍經營欠佳、欲振乏力,中鋼擬定扶植中鴻及中龍
為集團鋼鐵本業的雙翼策略,與中鋼結合形成「鋼鐵戰鬥機」,以面
對中國大陸崛起的威脅。
如今,中龍重整成功,體質大幅改善,第二座高爐廠也已啟動;而中
鴻則順利與日本住友金屬合作,取得扁鋼胚供應長約,情勢大為好轉
。中鋼認為,結合的時機更趨成熟。
中鋼高層指出,中鴻及中龍展望樂觀,但仍有問題待解。以中鴻來說
,扁鋼胚料源及價格就掐住中鴻咽喉,導致營運大起大落。去年就因
扁鋼胚採購虧了50億元,但今年又有機會賺回來,如同洗三溫暖,
絕非好現象。
中鴻董事會日前改組,董監事全部由中鋼人馬擔任,顯示中鋼已實質
控制中鴻。而中龍高爐未來量產後,部分扁鋼胚產品會供應中鴻,使
中鋼、中龍、中鴻三者之間的互動會愈來愈密切。中鋼已構思,屆時
透過合約進行交易規範,或是交叉持股,甚至進一步進行合併。
中鋼高層表示,其實中鋼、中鴻、中龍早已進行策略聯盟,「如果有
進一步的整合,就是合併」。
至於如何落實合併?牽涉問題相當複雜,中鋼是以股東權益為考量核
心。由於三方各有不同的股東結構,合併後股價計算方式,將很難搞
定。中鋼認為,至少要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目標。
中鋼指出,從中鴻、中龍認列的盈餘科目,都是轉投資業外收益,但
實際都是鋼鐵本業的獲利,讓很多外資搞不清楚。未來若整合集團內
的鋼鐵事業,不但可以提高綜效,大幅提升國際競爭力,也能釐清外
資對中鋼獲利來源的疑慮。
【記者劉惠臨/台北報導】中鋼今(26)日除權息交易,除權參考
價26.22元。大陸宏觀調控影響鋼鐵股景氣,鋼鐵同業默默買進
中鋼、參與除權息,但外資買賣動向才是中鋼股價能否上揚,扭轉鋼
鐵類股至今處於貼權息狀態的關鍵。
中鋼94年度每股配發4.1元股利,包括3.75元現金股息與0
.35元股票股利,以近月股價看,股息殖利率超過一成,但外資5
月起即站在賣方,讓中鋼即使獲利逐月上升,股價還一度跌破30元
關卡。
<摘錄經濟A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