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疫情起源地的中國,在逐漸走出疫情困境後,股市表現亦有所回溫,包括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中小板指數今年來報酬已由負轉正,上海綜合指數也已自年內低點反彈回升,表現不俗。投信法人表示,隨著中國當地疫情有受到控制的跡象,官方也密集釋出穩增長政策,並輔以貨幣寬鬆措施以加強流動性,股市表現可望逐漸企穩回升,惟考量海外疫情不確定性猶存,股市波動難免,因此建議投資人不妨以定期定額的方式布局大中華基金,既能掌握中國股市回穩上揚的投資機會,又有助於分散投資風險。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隨著中國疫情最為緊張的時刻過去,以及官方政策的加持,近期消費與投資活動逐漸恢復動能,從最近公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可以發現,汽車與房地產相關占比約30%和20%,房地產銷售逐漸回溫,從第一季的GDP中之投資項目可發現,雖然整體數據較去年同期衰退,但房地產投資韌性仍強,另一方面,隨著基礎建設投放加快,中國GDP可望在第二季恢復成長。政策方面,先前中國官方已祭出多項救市政策,接下來5月下旬將舉行的兩會也預估將會加大釋出,因此對於中國股市後續表現仍不看淡,惟投資上仍須留意全球疫情發展和復工狀況,以及美國對中國的各項制裁手段,建議採分散布局策略,以平衡投資組合波動。<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