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宣布7月起電動機車購車補助縮水7,000元引爆爭議,業界臆測,政府有意藉此釋出補助政策退場風向球。光陽董事長柯勝(峰)認為,台灣電動機車銷售市占超過15%,已是全球最發達,補助確實到該退場的時機,應回歸市場機制。
柯勝(峰)認為,補助退場後,業界短期陣痛難免,但更嚴苛的環境可培養產業跨出台灣的全球競爭力;他呼籲電動機車業勇敢走出「高補助的舒適圈」,台灣機車市場再大,也不過僅占全球的1%,大家要把目光放在更大的99%海外市場。
台灣政府提供全球最高的電動機車購車補貼,光過去兩年中央與地方政府用在補助電動機車購車的經費估計高達50億元,柯勝(峰)認為,政府扶植產業、引導民眾購用電動機車的政策目標早已達陣,接下來逐漸減少補助也屬合理。
柯勝(峰)舉例,1991年時趙少康出任環保署長,對台灣機車訂出全球最嚴格的環保法規,業者為求生存,迫出所有本事對應,也因此累積相關經驗與能力,後續歐洲等先進國家環保法規陸續加嚴,台灣機車業者都能及早對應,也爭取到拓展外銷市場、站上世界舞台的機會。<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