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海外投資風險增加,究竟是哪任金管會主委該負責?前金管會主委、現任立委曾銘宗20日在財委會指顧立雄上任後,債券ETF爆增到目前有5,687億元,且多是壽險公司單檔就買逾50%,用新台幣投資,實際上都是買海外債券,卻沒有避險,匯率風險增加,擔心危及保險業穩健經營。
但顧立雄則反擊,是曾銘宗出任金管會主委時期,開放國際板債券,可不計入國外投資,壽險業國外投資才會逾新台幣16.73兆元,目前債券ETF才5千多億元,未來金管會將考慮提高債券ETF的RBC(保險資本適足率)係數,或是加計匯率風險係數。即金管會現在就會出手管,反而是國際板之前都未管,才衍生現在的問題。
同時顧立雄也揭露,壽險業投資債券ETF金額前三名的公司,分別是南山人壽、富邦人壽及台灣人壽。估計二家公司投資債券ETF各有數百億元到上千億元之間。
保險局統計,到2月底,國內有15家壽險公司投資國內47檔債券ETF,投資金額新台幣5,007億元,比1月底增5檔,金額增513億元。
曾銘宗昨日在財委會詢問金管會何時發現壽險業大買債券ETF,保險局局長施瓊華回應是2018年7月就要求壽險公司,要注意相關投資風險。曾銘宗即暗示是顧立雄任內才發生的新問題,且風險有擴大的趨勢。
曾銘宗更指出,國內的債券ETF大部分都被壽險公司買下,有單一公司投資單檔債券ETF就逾50%,若國外資本市場發生風吹草動,壽險業要全數贖回,恐會產生風險;同時債券ETF投資人集中在壽險業,又何必掛牌?且新台幣投資卻沒有避險,投資風險過大。
顧立雄回應將要求債券ETF未來必須注意流動性、投資人分散及造市等既有規定,證期局將要求未來債券ETF成立時必須要有投資人分散計畫,不能再集中在單一壽險公司,同時成立後六個月、一年都要有更分散的投資比率,第二是投信或券商要負造市責任。<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