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牽動全球資產波動,台股期現貨熱度顯著提升,因應瞬息萬變的市場,投資人避險需求拉高,也追求更靈活的工具從事策略交易,開發新金融商品與投資解決方案,已成各界重視議題。
由經濟日報與台灣期貨交易所主辦,兆豐銀行、永豐銀行協辦的「2018前瞻新資本市場─新金融.新商品.新投資論壇」,將於7月3日登場。本論壇特別邀集國內外金融、證券與期貨界專家,探討台灣資本市場發展,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期交所董事長劉連煜、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台北富邦銀行總經理程耀輝及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等,都將與會。
當中,劉宗聖將以「國際變動局勢的投資策略」為題,發表演說。元大投信近年開發ETF有成,除了是最早發行ETF的資產管理公司,其後更引進槓桿╱反向、商品等創新型ETF,為股票與基金市場注入活水,對於投資解決方案有深入研究。
劉宗聖表示,2018年金融市場是「變」的一年,變化最大在於資金流轉,由於美國升息,全球熱錢回收,投資人布局審慎,擴大多元資產配置。
反映在台灣市場,外資明顯從台股股匯市流出,但同步著墨新趨勢族群,作為風險分散與管理一環,加上第二個「變」-大中華局勢轉變,A股入摩開啟大陸新時代,高成長東南亞也開創新商機,台灣居地緣險要之處,具有融入鄰近市場潛力,以及第三個「變」-金融商品改革,更多元的投資工具帶來競爭力。
劉宗聖舉例,台灣結合期現貨發展期貨型ETF,如匯率優先發展出外匯期貨,進而開發出外匯ETF,讓投資人賺取匯差更容易。目前台灣已有股票、債券、外匯和商品四類ETF,更輕易地從事匯差、價差、增益、避險、套利等五大交易策略。
未來值得借鏡方向,諸如比特幣期貨ETF,更多元的期貨型與實質資產類ETF,都有發揮空間,也是台灣因應變局的新機會。
對本論壇有興趣的投資人,可掃描議程表的QRCode,或來電(02)86925588,分機3187陳小姐報名。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