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日趨廣泛,金管會對於銀行、投信、保險業別均訂有衍生性商品業務相關人員須具備一定訓練時數及業務經驗相關規定。
台灣期貨交易所為提供法人機構相關業務人員增進對期貨交易策略與實務的管道,委託金融研訓院辦理107年度「期貨市場法人機構從業人員培訓課程」,預計將培訓逾200位法人機構從業人員。
金融研訓院將自107年4月到9月,每月開辦九小時的課程,總計開辦六班次,課程訊息已同步刊登在金融研訓院及期交所網站,由法人機構推薦派員,每家機構以兩名為限,由期交所全額補助上課費用,目前正受理報名中。
課程主題依據法人機構從業人員需求,依據目前臺灣期貨市場三大類商品—國內股價指數類、匯率類、國外股價指數類等商品的交易策略與實務,區分初階、進階課程,並包含實機操作,希望提供法人機構從業人員完善的期貨交易基礎。
金融研訓院表示,這項課程符合衍生性金融商品法定培訓規範,並且可認列為投信投顧業務人員在職訓練、全權委託投資帳戶經理人及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經理人期貨暨選擇權實務在職訓練時數。
期交所近年來積極推動法人機構參與臺灣期貨市場交易,根據統計,106年國內法人參與台灣期貨市場比重近1.3%,其中銀行、保險、投信等金融法人及上市櫃公司,仍有相當成長空間。
因此,金融研訓院開辦的法人機構期貨市場培訓課程,特別針對銀行、投信、保險、票券業等國內金融業法人機構的財務操作、風險管理相關部門,以及上市櫃、興櫃公司、中小企業之財務及投資相關部門、政府四大基金資相關部門等從業人員報名參加。
金融研訓院表示,為加強國內法人機構對於期貨市場認知之深度與廣度,並促進本國法人參與期貨市場,特規劃本培訓課程。
內容涵蓋期貨市場之商品與制度、交易策略(含程式交易)、部位管理及風險管理等實務,並輔以實機操作,期強化本國法人機構交易、財務及風險管理人員對期貨商品及相關風險管理能力,進而提高本國法人機構期貨市場參與度,達成擴大市場交易規模與促進發展之目標。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