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核電廠除役計畫今年底將陸續啟動,核四封存屆滿,台電董座 楊偉甫宣示,為讓台灣優秀核電人才及技術戰力保留下來,未來台電 將成立「能源服務公司」,協助國外建置、運維電廠,目前已有部分 國家與台電接觸。
楊偉甫指出,台電核一至核四廠員工對未來何去何從感到沮喪,失 去方向感。
考量台灣未來將走向非核家園,但台電核能技術數一數二,因此台 電決定成立「能源服務公司」,把優秀核能人才、技術保存下來,員 工可到國外操作電廠運維服務,也能學習新東西。
楊偉甫表示,未來核電技術和現在絕對不同,國外已看到「釷」元 素等技術正快速發展,大陸及美國投入很多心力,未來應有更安全的 核電技術可運用。
台電今年面臨既有核電廠除役,及核四後續處置問題。楊偉甫認為 ,社會要共同面對,最高層政治領導人要先坐下來談,不然問題永遠 無法聚焦。
他說,核電除役經費應無問題,核後端基金至今已累積約3,300億 元,從最新國外經驗資料推估,除役約需4,700億元,台電將以「年 金」方式籌措不足經費,平均一年200億元,有能力在2025年前編足 。
談及核電除役難關,楊偉甫指出,核廢料最終處置地點是最大問題 ,依據法國、荷蘭等國經驗,將核廢料移至工業區內暫存,只要燃料 棒貯存桶等設備完善,不會有輻射問題,待最終場址確定後再移出, 但在台灣可能難被接受。
至於核四未來走向,楊偉甫表示,核四基礎設施完善,盼原址保留 ,採「最明智的利用」,若能轉做其他發電用途,已投入的2,833億 元未來損失可降至最低。台電希望將原場址轉型綠能發電、火力綜合 園區,年中會提出計畫。
至於核四的燃料棒,楊偉甫說,今年將輸出暫時先放到國外貯存設 施公司,正洽談合約中,並為燃料棒尋找新買家。
楊透露,日本、美國、英國等國都有業者來看過,其中一、二家業 者表達興趣。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