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交所為提供交易人完善避險及更多交易機會,正式宣布將於5月15日推出盤後交易制度,國內主要股價指數期貨暨選擇權交易時間由5小時延長至19小時、境外美國股價指數期貨同步上市便提供長達19小時交易時間,匯率類期貨及選擇權交易時間由7.5小時延長至19小時。
期交所表示,盤後交易時段掛牌商品主要考量市場需求、商品重要性與流動性、國際競爭力及策略發展,將分階段逐步推動,5月15日掛牌商品包含三大類11項商品。
第一類為國內股價指數類商品,有臺股期貨、小型臺指期貨及臺指選擇權;第二類為境外股價指數類商品,有美國道瓊期貨及美國標普500期貨;第三類為匯率類商品,有小型美元兌人民幣期貨、美元兌人民幣期貨、小型美元兌人民幣選擇權、美元兌人民幣選擇權、歐元兌美元期貨及美元兌日圓期貨。
其中,國內股價指數類商品及境外股價指數類商品盤後交易時段為:下午3時至次日上午5時;匯率類商品盤後交易時段為:下午5時25分至次日上午5時。
期交所指出,交易人可透過現有的國內期貨交易帳戶,即可參與盤後交易,便利性高。另外,即時行情資訊也將以現行模式傳送,讓交易人易於掌握交易資訊。
為使交易人充分瞭解期交所盤後交易制度相關規定及配套措施,期 交所網站也設有盤後交易制度宣導專區,可讓交易人多加利用。<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