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際黑天鵝事件不斷,金融市場震盪頻繁,為提供市場參與者更完善的交易及避險管道,國外主要期貨市場提供幾近全天候交易,以滿足交易人因應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或不同交易人之避險需求。
國內大部分期貨商品於下午1時45分收盤,僅比國內股市晚5分鐘收盤,每日交易時間只有5個小時,與許多國外期貨市場超過20個小時以上之交易時間仍有極大差距。
有鑑於此,期交所參酌主要國際市場作法,規劃國內期貨市場在一般交易時段結束後,進行盤後交易。整體規劃案於去年11月經主管機關同意,預計今年5月上線。
期貨市場盤後交易平台具有以下效益:1.提升我國期貨市場國際競爭力與順應世界潮流;亞洲主要交易所如日本交易所(JPX)、新加坡交易所(SGX)自建盤後交易平台已久,另香港交易所(HKEx)於2013年4月推動自建盤後交易平台。
因此,提供盤後交易時段已是亞洲地區交易所近來發展趨勢,為提升我國期貨市場國際競爭力,滿足交易人盤後時段交易及避險需求,期交所推動自建盤後交易平台。
2.掌握盤後交易系統開發之核心能力,有助於期交所資訊技術能力之提升;期交所採取自建盤後交易平台進行盤後交易相關制度規劃,可配合業務面需求調整相關系統,如交易系統、監視系統、SPAN系統等,可掌握開發盤後交易系統核心能力,有助於提升期交所資訊技術能力。
3.依期交所之商品推廣策略,掛牌擬交易商品,具完全自主性;考量市場需求及盤後交易時段之流動性,期交所擬採分階段實施盤後交易,逐步增加掛牌商品。例如期交所主力商品、促進人民幣商品發展將優先推動。
此外,國際間相互掛牌商品日益增多,如期交所推動掛牌美國道瓊期貨與美國標普500期貨,提供盤後交易時段可涵蓋道瓊指數及S&P500指數等標的現貨市場交易時間,有助推動境外不同時區交易所之商品於期交所掛牌,有利我國期貨市場長遠發展。
4.交易人參與便利性高;相關制度設計原則上延續一般交易時段,交易人可以快速熟悉盤後交易相關制度,且透過現有之國內期貨交易帳戶即可參與盤後交易,便利性高。
另即時行情資訊亦以現行模式傳送,交易人易於掌握交易資訊,具熟悉度。<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