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期交所掛牌商品涵蓋國內股價指數類商品、國外股價指數類商品、股票類商品、匯率類商品、利率類商品等,盤後交易時段掛牌商品係考量市場需求及商品重要性與流動性、國際競爭及策略性發展目標、商品特性等因素,分階段逐步增加掛牌商品。
目前規劃納入盤後交易時段之商品如下,未來將視流動性、市場需求及評估商品特性等因素再行評估,逐步推動適用商品。
1.依市場需求及商品重要性考量:在國內股價指數類商品部分,主要考量商品之市場需求及重要性,且流動性高的商品,將掛牌期交所主力商品包括台股期貨(TX)、小型台指期貨(MTX)及台指選擇權(TXO),以105年市占率合計達93%,為我國期貨市場最重要商品,當盤後交易時段歐美有重大訊息時,交易人有避險及交易需求。
2.國際競爭及策略性考量:在亞洲市場,除期交所積極發展匯率類商品,先後推出人民幣匯率期貨及選擇權,新加坡交易所及香港交易所亦積極發展人民幣匯率商品,且該二交易所之人民幣匯率期貨均設有盤後交易時段,也分別在去年12月及預計今年第1季推出人民幣匯率選擇權。
國際外匯市場為全球24小時交易之市場,為進一步發展期交所人民幣匯率商品,將小型美元兌人民幣期貨(RTF)、美元兌人民幣期貨(RHF)、小型美元兌人民幣選擇權(RTO)及美元兌人民幣選擇權(RHO)納入盤後交易掛牌商品,有其策略發展之必要及國際競爭考量。另刻正規劃納入其他匯率商品。
3.國際指數商品特性考量:在國外股價指數類商品的部分,期交所目前獲得CME授權,在期交所掛牌交易美國道瓊期貨及美國標普500期貨,考量盤後交易時段係該等商品標的指數之主要交易時段,市場行情較有波動,交易人有避險及交易需求,因此納入盤後交易時段商品。<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