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若發生限電危機,供電優先次序為何?根據經濟部現有的辦法,限電優先由工業用電開始,再來才是一般民生用戶,但辦法中也有但書,包括國防、交通及其他重要用戶不受限制。
據了解,科技部將以「重要用戶」為由,力爭排除或延後科學園區的限電順序。
執政黨做出核四停工的決定後,經長張家祝說,一旦國內電力不足,會限制民生用電先於產業用電,此說與民國95年公布的「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不同,經濟部是否會修改行政命令,備受矚目。
在民國78至85年,即因核四工程延宕,國內沒有足夠發電機組以彌補缺口,加上時值工商業蓬勃發展,使得民國82年備用容量率一度降低至4.2%,當年度限電次數多達4次,隔年雖備用容量率漸升為4.8 %,但限電次數翻4倍至16次。因此台電過去即訂有「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當國內供電能力不足時得依照優先次序供電。
第一階段要被限電的是與台電簽約的用電大戶,因為他們的電價,屬於議約時可討論的「批發價」,價格較便宜,但亦承諾萬一電力吃緊,須配合限電。目前約30多戶。
第二順位是工業用戶,並未享有電價優惠,依契約容量,有不同比重的限電,最高上限達到15%。最後,才是容量未超過一千瓩之工業用戶,以及一般民生用戶。
科技部長張善政昨(28)日在立院受訪時也呼籲,台電一旦面臨停、限電時,應對產業有特別考慮,尤其是國內科學園區是經濟產值的重要來源,若須限電時,科學園區應排除在外。<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