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主管昨(24)日指出,核電廠長期封存代價高,封存後啟封的費用驚人,若核四確定要長期封存,「距離判(核四)死刑也不遠了」,對台電與核四員工信心是一大打擊。
執政黨決定推動核四封存,台電高層第一時間聞訊十分錯愕,但表示若政府指示台電要怎麼做,台電一定照辦。台電高層表示,核四封存對電廠與對台電財務的影響,還需要一段時間慎重評估。
另外,台電將面對兩大財務地雷:近3,000億元的核四建廠投資該怎麼認列?另外,核四封存衍生的合約與保固糾紛賠償恐破百億元。
台電累計虧損突破2,000億元,已經虧掉三分之二個資本額。台電原寄望核四商轉挹注營收,若核四長期封存,可能拖垮台電財務。目前核四投資金額為2,838億元,若核四長期封存,要怎麼認列這筆投資,令人頭痛,最糟的情況是全額認列虧損,這代表台電會把3,300億元的資本額都燒光,宣告倒閉。
台電主管指出,過去台電沒有封存核電廠的經驗,但包括美國與加拿大都有核電廠封存後再啟用的例子,台電可以參考國外的經驗,研擬適合核四的封存方式。
雖然封存技術可行,但台電主管表示,核四封存情況會比國外的案例更複雜,因為核四廠一號機已經完工,二號機施工進度為91%,兩部機組情況不同,封存的方式也不同。
台電主管說,從美、加核電廠封存後再啟封的經驗來看,封存費用或許不高,但啟封重新讓核電廠運轉的費用,極可能逼近新建電廠的花費。
台電主管說,電廠長時間封存,管路情況難以掌握,以國內的民情來看,長期封存後,社會對核電廠商轉的接受度更低,「等同判核四死刑」。
核四封存另一個衝擊是,台電須重新調配核四龍門施工處的人力,從目前以建廠和安檢人力為主的安排,改為以封存和維護人力為主,這對台電來說將是全新的挑戰。<擷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