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張家祝昨天表示,全世界使用核電39國中,日本福島事件後,有31國繼續發展核能,尤其我競爭對手南韓持續發展,核能占比可能在40%以上,在減核廢核國家中,僅德國一國提出時程表。
張家祝強調,減核廢核倘若未提具體作法,就在法律訂出期程,是不負責任,且不實際的做法。
他說,倘若核一、二、三廠除役,只剩下核四商轉,核能占發電比重約6%∼7%,和2011年核能占發電比重18.4%有很大落差。若未來有很多替代能源可選擇,且價格與成本合理,就更早實現非核家園目標。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藍版的「能源安全及非核家園推動法」草案,未來每一個核子事故賠償上限將另修法調到新台幣150億元。張家祝表示,我國電力供應屬孤島型獨立系統,電力短缺時沒有其他國家電網可相連支援,加上核能電廠是作為基載電力,要推動非核家園,必須從供給面、需求面、系統面確保能源供應穩定。
張家祝表示,必須提出科學數據評估機制,在確保不限電、維持合理電價及達成國際減碳承諾下,評估達成非核家園期程,尤其視替代能源發展情形與能源供需結構改變,定期綜合評估。
他也澄清,行政院並沒有要「接管」台電,而是由副院長毛治國指揮進行核四及能源所有相關資訊整合。<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