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四風暴的當口,台電要想拿到3%的利潤,還得先贏得國人信任才行。
最近一期的電費通知單,信封上印了一則「60米電塔上的嬌娃」的故事。這位女技師為了讓國人享有電的便利,時時冒著風險,爬上2 0層樓高的電塔進行維修。這個故事傳達出台電基層人員的辛苦,希望能夠贏得民眾對台電的支持。
台電第一線人員的辛苦是真的,國人都明白,但是台電對核四建不建,對電價與我國能源供給影響為何?台電高層幾度發言都不同,台電與能源局提出的資料也兜不攏,連政院都覺得台電無法取信於民。
看來在台電財務破產前,已經先面臨信用危機,國營事業經營到這種地步,豈是一個慘字了得!
經濟部官員坦言,在這個節骨眼,台電的資料頻頻出現烏龍狀況,不僅是不利台電,對政府更是一大中傷。
如今,核四爭議繼續延燒,而電價方案送到立法院,預期討論也會失焦。台電必須要先回答各界的質疑,才有下一步好走。
目前大家對核四的疑問主要是兩個,一是沒有核四,如何調配替代方案,對電價影響為何?二是核四工程到底有沒有擅改設計?安全性如何?甚至請客觀第三單位評估,亦為可行。
中國古語說「置之死地而後生」,台電必需要把實情攤在陽光下,供大家檢驗,才能重新贏回民眾的信任。<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