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控旗下台灣銀行因編列預算要贖回高鐵特別股,引發關注
。高鐵沒錢還特別股的「債權」、沒錢融資,老是要政府及銀行
來救,為何總是未見高鐵大股東出錢自救?
高鐵財務結構不好,已經不是問題,在行政院政策指示下,台銀
也正積極為高鐵規劃財務重組方案,以改善高鐵財務,初估在財
務重整後,高鐵還需要向銀行聯貸3,900億元。
台銀跟交通部、高鐵在估算新的融資需求規模時,考慮到高鐵海
外可轉換公司債(ECB)即將到期資金需求,卻沒有列入明年到
期特別股,公股銀可能贖回的資金需求。由此可知,明年高鐵不
太可能有錢,讓公股銀行贖回100多億元的特別股。
高鐵特別股具有公司債性質,如果納入新聯貸案需求,勢必讓聯
貸案的規模擴大,對銀行來說都是債權,只是從公司債性質的特
別股,換成聯貸債權而巳,意義不大。
可以預見,明年2月26日特別股到期後,高鐵仍需要公股銀暫停贖
回,來協助化解壓力。
在這之前,高鐵更需要銀行團提供新的聯貸案,協助改善財務結
構。政府、公股銀行努力透過各種方式幫高鐵,但到目前為止,
銀行團希望高鐵提出的增資計畫,高鐵大股東與高鐵卻沒有具體
作法,也讓財務重組案陷入僵局。
高鐵是重要的公共建設,的確替民眾帶來不少便利,但救高鐵,
不只是政府的責任,高鐵大股東更有責任。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