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高鐵財務結構,近3,900億元的新聯貸案能否成形,還須通
過債權銀行這關,且融資難題解決後,高鐵還有折舊及增資問題
須面對,這也是後續債權銀行關切的議題。去年高鐵營收入是230
億元,但虧損約為250億元,其中利息支出約174億元、折舊約189
億元,利息和折舊兩項費用就有363億元,營收拿來支付利息、折
舊都不夠。
台灣高鐵董事長殷琪曾在股東會表示,運量不足、過重利息及龐
大的折舊攤提費,是高鐵虧損的主因。利息和折舊至今年5月總計
為1,079億元,折舊受到特許合約的年限限制,扭曲4,800億元高鐵
資產價值。
明明是可以使用100年的東西,卻要用30幾年來折舊,這是高鐵最
無法接受的地方,折舊問題的確大大影響高鐵財務,這是融資重
組後的新聯貸案,無法解決的問題。
就算新的聯貸案可以順利籌組成功,讓高鐵「舉新還舊」,有減
輕利息負擔,也化解今年第四季可能面臨的財務壓力,但折價問
題,還有高鐵大股東如何儘速增資、提高淨值,還是要靠高鐵自
行努力。
高鐵局高層認為,未來台灣高鐵營運達到損益兩平後,應辦理增
資,投入新建車站及站區開發,更要努力提高運量,增加營收,
政府協助降低利息,高鐵可減少支出,「但營收有成長,才是正
途」。
即便新聯貸案順利過關,高鐵還是有其他待解難題。雖然折價與
增資,跟聯貸案沒有直接關聯,但關係到高鐵財務結構的問題,
也是將來新聯貸案籌組過程中,參貸行關心的議題,高鐵最好要
有完整的因應作法。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