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壽險業銷售逾2,000億元的投資型保單,幾乎都是「類全委」型,保險局8日提醒民眾,類全委保單依舊是投資型保險,即所繳保費要先扣除一定費用後才進行投資,保戶要自負盈虧,希望消費者要確定保單符合自身需求,不要購買到不適合的保單。
前七月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2,148億元,估計8月應已近2,500億元,其中有8∼9成都是類全委型保單,如國壽、安聯、法國巴黎人壽都是主力公司,其他壽險公司也都有與投信合作,推出自家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今年全年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有機會突破3,000億元,甚至超越去年的3,493億元。
業者表示,類全委保單即是連結由投信代操帳戶,強調專家替保戶投資,投資標的多是債券、基金、股票等組合,相對分散投資風險,因此今年以來類全委保單的投資相對績效,反而優於連結上百檔基金供保戶自選的保單,再加上近期都是月月配息、持有一定期間還有額外配息型的類全委保單,月配息換算年息都已達5%左右,在銀行通路動輒一檔一個月賣50∼60億元。
對此,保險局表示,這種月月配息可能配到保戶本金,必須在保單上加註警語,且要向保戶說明清楚,但保戶在投保前也應先確認自己投保的類全委保單,是不保證保本,且保單可能有前置費用、保單管理費、保險成本、申購手續費、贖回及轉換費用、解約及部分提領費用等,保戶務必要詳細了解收費架構,至於每張保單收費高低,應由消費者自行或業務員進行試算。<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