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鐵工程即將收尾之際,高鐵公司與政府的「合約爭議」也將
檯面化。由於協調焦點鎖定高鐵工程經費暴增的總額與原因,協
調的結果決定由誰支付暴增的173億元工程費用,因此,雙方勢
必卯足全力,進行一場漫長的「合約協調戰」。
據指出,七位協調委員,除現任交通部長為當然委員外,高鐵公
司與交通部將各自推派三人,要打贏這場協調戰,首先就得審慎
考量協調委員人選。高鐵公司計劃於下月的董事會中提出,交通
部得知訊息後,決定在高鐵公司公布名單後,再確定聘任的三位
協調委員,頗有諜對諜的味道。
由於高鐵公司後續還有685億元資金須籌集(包括暴增的173億元
工程經費),在增資不易的情況下,高鐵公司為減輕其財務負擔
,必定會列舉一堆「不可抗力因素」,讓交通部難以招架,最後
再協調出對其最有利的結果。
今年9月,政府指示航發會與中技社投資高鐵75億元,引發朝野
立委強烈抨擊及輿論批評,交通部長林陵三公開表示交通部不
會再投資高鐵,如果這次協調結果敗下陣來,政府得吸收這173
億元,屆時恐將引爆一場政治風暴。
<摘錄聯合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