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攬台灣高鐵核心機電系統的日本廠商,投資高鐵的金額,僅占核心
機電系統採購金額的3.07%,雖然未違反雙方合約規定,但金額
之低,令各界訝異。
據指出,當年台灣高鐵開放歐、日系統競爭時,除了系統報價為得標
關鍵因素,系統廠商願意投資高鐵公司的金額,也是重要參考因素。
因此,當時的歐鐵聯盟與日本新幹線,都公開表示會投資台灣高鐵。
開標結果,日本以低於歐鐵近200億元的價格得標,隨後台灣高鐵
又與日方達成協議,提供台灣高鐵機電系統的七大商社願投資40億
元,其餘90億元將儘最大力量爭取日本企業參與投資。
當時國內外景氣一片看好,高鐵公司不但節省近200億元機電系統
採購經費,還取得日方40億元的確定投資額,一來一往等於節省2
40億元,這筆生意絕對不吃虧。
沒想到時過境遷,國內外景氣反轉,高鐵公司籌資處處碰壁,日方承
諾的資金又有限,助益不大,而所謂的向日本其他企業籌資,也僅挹
注3億餘元,根本杯水車薪。
由於高鐵核心機電系統工程嚴重落後,必須延後一年才能通車,導致
高鐵公司新增193億元興建與利息成本支出,幾乎吃掉原本節省近
200億元的採購金額,台灣高鐵與為此事還與日方鬧得不愉快,針
對延後通車一事,未來雙方可能要對簿公堂。當年高鐵公司認為賺到
的生意,現在全部吐回去,沒占到任何便宜。
<摘錄經濟A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