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公司正式營運至今甫滿一年,但財務狀況屢屢引發各界
關心和爭議。交通部常務次長何煖軒昨(廿七)日首度鬆口表示
,高鐵財務問題是事實,未來若只靠票箱收入,「永遠沒有辦法
」損益平衡,遑論賺錢。
昨日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審查高鐵相關建設基金,立委李鴻鈞質詢
時建議,加計中技社、航發會等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持有股
權,政府占台灣高鐵股權的比率已超過三成五,比原始股東二成
五出資比率還高,當初政府零出資的美夢已經破碎,既然已經政
黨輪替,「政府應該接管高鐵」。
不過,何煖軒舉日本為例,部分高鐵路線票箱和其他收入的比率
是一比三十五,場站開發潛在利益實現才能讓高鐵有盈餘,屆時
也才有空間論及政府回饋金。
根據交通部與台灣高鐵公司簽訂合約,台灣高鐵應於營運期間,
每年提出稅前利益十%回饋政府,但若累積回饋金低於標準,須
以合約明定回饋金為準,以前五年為例,台灣高鐵至少應繳給政
府二十億元回饋金,但何煖軒坦承,至今台灣高鐵「一毛錢都沒
繳」。
對此建議,交通部官員皆低調以對。高鐵局長龐家驊說,就算有
接管計畫「也不能對外透露」。他說,目前台灣高鐵每個月有三
到四億元的收支差額,預估到今年底累積將達四十到五十億之間
。
以二月分為例,台灣高鐵營業收入為十七.三億,光營業成本就
要七億元,再加計利息在內的費用,至少超過廿一億,等於收支
差額達三.七億元,遑論償還借貸本金或者營利回饋。
龐家驊說,目前台灣高鐵正和聯貸銀行團談判「新三方合約」,
若能降低利息,應可有效降低財務負擔,但對有無時程表的疑闆
,龐只表示「愈快愈好」。
台灣高鐵日前召開董事會,決定五月底開股東會,剛好在五二○
政權交接之後。現任董事長殷琪和執行長歐晉德是否續任,以及
財務問題究竟如何解決,勢成各界關注焦點。
<摘錄工商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