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2002)成了高鐵的提款機?該公司上午舉行臨時董事會,會中
通過認購高鐵丙種特別股三二億元,連同之前認購兩次特別股,中鋼
一共投資高鐵五六.八三億元,成為繼投資中連、中鋁的第三大金額
投資案。中鋼表示,投資高鐵是配合國家政策,問題是,中鋼已經不
是國營事業,任何投資動作必須把為股東創造最大利益擺在第一位,
倘若中鋼經營層的想法不是如此,這樣的公司是否值得長期投資,恐
怕要重新思考。
高鐵進入資金密集的募集時期,根據規劃,今年預計募集四○○億元
資金,並且在今年的三月、五月以及九月份,各將募集六○億、七○
億以及二三○億元。原本高鐵應該在三月底募得六○億元資金,但在
乏人問津下,未能順利募成。
據了解,在三月三一日那一次的募資,原本就協商中鋼全額認足不足
的六○億元,結果因中鋼沒有召開董事會通過,以及投資金額超過公
司章程的規定,最後宣告失敗。但根據規定,只要在期限內高鐵把計
畫中的資金到位,仍舊未違反規定,在這段期間高鐵運用各種關係協
商各公司或集團投資,顯然只有中鋼最「聽話」,一口氣就同意投資
三二億元,且把中鋼限制非本業投資水位拉到最高。從公司穩健經營
角度來看,中鋼把非本業投資金額水位拉到如此之高,不是件好事。
高鐵是國家重大建設,加上中鋼轉投資的中鋼機械的業務以車輛工業
為主,多多少少和高鐵有關,未來兩家公司有業務往來機會,因此策
略性的支持不為過,但是,把投資金額拉高至五六.八三億元,成為
中鋼第三大投資案,金額似乎有點過高。截至去年第三季,中鋼的投
資金額達五五二.五九億元,依此水準計算,高鐵的投資比重就達一
○.三%,幅度不小。
根據中鋼的政策,如此大的投資金額,中鋼必須具有一定的營運主導
權,不過中鋼在高鐵的投資比例約五.九%,連大股東都還稱不上,
果真「新人新制」,就公司投資穩健原則來看,的確和過去有很大的
不同。
此外,以財務方面來看,截至第三季止帳上的保留盈餘為三四○.二
五億元,加上去年第四季,帳上的保留盈餘將超過四五○億元,果然
現金多多。問題是,中鋼今年在鋼鐵本業將大規模投資,包括投資中
龍鋼鐵約一七五億元,投資第三條冷軋鋼捲生產線連同延伸下游的投
資案,金額超過百億元,光是這兩項投資的金額接近三○○億元。另
外,帳上的現金也將準備配發給股東股利,以及員工現金紅利金額共
約二九八億元,算起來需要的資金部位約五九八億元。雖然投資中龍
鋼鐵以及第三條冷軋鋼捲生產線的資金無須一次到位,不過從整體的
資金需求情況來看,中鋼賺得多、花的也多,如今又加上高鐵的三二
億元,中鋼的投資案勢必要舉債更多才能達成。
而投資的高鐵雖然表面條件不錯,以乙種特別股來說,發行期限六年
,股息五%;丙種特別股發行期間四年,前兩年股息九.五%,後兩
年的股息為零。在股市的名言是「高風險、高報酬」,套用在高鐵的
特別股,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倘若高鐵如同該公司對外所表示的,將在今年十月開始通車,換言之
,未來中鋼投資的高鐵特別股一旦轉換成普通股後,就要開始認列損
益,目前表面看起來亮麗的股息收入,未來是否會成為公司獲利的包
袱?還需要觀察。未來一旦如此,誰要為今日的投資案負責?投資人
是否可以求償?
未來要觀察的是,中鋼是否還會繼續加碼投資高鐵,尤其是高鐵募資
難度越來越高時,中鋼是否會成為高鐵的提款機,隨時配合增資。雖
然,目前中鋼投資非本業的投資金額已達頂點,但公司章程可以隨時
修改,倘若未來中鋼修改類及條文,似也透露出有可能配合高鐵五月
份募資而做的前期作業。
<摘錄財訊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