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製造業供應鏈有RE100減碳壓力,連國際航運業都面臨減碳 迫切需求,歐盟明年要把海運業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台灣三大航商 都急於因應,這是硬需求。台灣要和國際做生意,綠色燃料不得不有 所因應,台灣航商需要應用「綠氨」的新燃料。
印太地區近年發展氫能腳步相當積極,澳洲擁有天然資源多,往出 口國定位發展;日韓氫燃料電池小客車則已有出口實績,日本這二年 和澳洲密切合作,利用日本液態氫運輸船從澳洲進口氫氣,打造氫氣 供應鏈合作首例;中國大陸也是虎視耽耽,將氫能運用在軍工業。
反觀台灣,在新能源部分,主要從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切入,交通 運具也從電動車著手,在減碳路徑圖中,明訂2030年新售車輛60%為 電動車,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但談到氫能,卻只有2050年氫能發電 占比9∼12%這項具體目標,至於2030年之後發電、工業及交通載具 多少比例使用氫能,有無液氫接收站?多付諸闕如。據悉,澳洲、日 本有意邀請台灣,成為氫能產製上中下游供應鏈的一環,但台灣是否 準備好了,加入氫氣盟國的一員?
立法院氫能與潔淨能源促進會長趙天麟,常在各種場合向政府喊話 ,慨歎政府氫能發展的行動和決心不夠,呼籲政府只要拿出發展光風 電一半的力氣點火就夠了。氫能發展今明二年各部會投入預算約40億 元,其中中鋼占大半以上,可見政府在投入決心仍相當保守,何時才 會是台灣氫能啟動元年?氫能國家隊何時才能成軍?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