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股市今年來表現最佳的是陸股,連帶反映在投信發行的ETF表現上。
市場法人表示,後「新冠」中國的投資契機,藉由指數化ETF投資,在台灣投資人可參與的滬深300指數、上証指數、上證50指數、深証中小板指數等中國指數,其中深証中小板指數由於具產業新、財報佳、資金多的優勢,表現最出色,今年來漲幅逾39%,值得投資人留意。
群益投信表示,由於深中小指數醫療、科技產業占比高53.7%,受惠新冠疫情醫療產業成長與中國半導體政策支持,與以金融地產為主的上証50指數或滬深300指數,明顯不同。加上其前十大成分股中,無論是連接線的立訊、視頻監控設備的海康威視、智能與音軟體的科大訊飛、文化傳媒的分眾傳媒、物流快遞的順豐控股,與生技的華蘭生物等,可謂是滿載著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虛擬金融、5G、人工智慧、AR與生物科技等「遠距」指標中小企業,代表新產業、新科技與新趨勢。
群益深証中小板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指出,深中小指數相較於滬深300等大型板塊指數,中國一般投資人參與度較高。
張菁惠說,在融資政策鬆綁的政策推動下,中國內資積極參與股市,深中小指數走勢產生結構性變化。此外,今年來外資資金也持續流入以科技、醫療與消費為主的深圳股市;目前正值半年報業績公布,中小板塊復甦強勁,主要來自科技和消費兩產業第2季獲利正成長驅動。
中國7月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升至52.8,較6月提高1.6個百分點,創下2011年2月以來九年半新高,顯示中小企業景氣大幅回升。
富邦投信表示,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下半年政策方向,大致符合市場預期,財政政策將持續落地支持經濟,2021年即將進入十四五,下半年預期將有更具體內容浮現,在政策推動之下,有機會帶動部分受惠中小型股表現更佳,在整體牛市尚未結束下,持續看好中証小盤500指數表現。<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