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市場常言道「sell in May,and go away」,背後原因就是每 年5月前後往往是市場轉弱的時候,但根據投信統計資料,近十年以 來每年從5月開始定期定額包括陸股、台灣、印度、東協各新興亞股 表現來看,平均漲幅達6.32%。
採取定期定額投資的優勢,就是可以趁市場低檔順勢累積成本較低 的單位數,因此從過去十年的統計數字來看,投資人急於轉身離開市 場的5月,反而成為啟動定期定額的好時機,建議投資人反而可以擇 優布局新興亞股基金。
群益投信指出,金融市場起伏不定,在市場低檔時,利用定期定額 的方式分批累積單位數,一方面以分攤成本的方式降低波動度,另方 面在市場反彈時也具投資效益。定期定額分批買進,有效分散不同時 點進場風險,是絕佳的投資方法。而定期定額投資只要懂得選對市場 ,針對有波動且長期趨勢向上的市場,如台灣、印度、陸股、東協等 新興亞股等,堅持扣款不中斷,長期累積效果驚人。
新冠肺炎疫情有逐漸明朗化趨勢,亞洲地區仍將持續吸引國際資金 回流,新興亞股不失為好的投資標的。再者,新興亞洲前景最為穩定 ,大陸結構轉型、印度新政改革,及東協經濟共同體效應,題材豐富 。中長期來看都具投資優勢,建議投資人可利用定期定額的方式逢低 加碼。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印度經濟結構以內需為重, 因此印度刺激經濟政策對振興國內景氣的效益較為直接,綜合考量政 策直接效益與評價面之下,若肺炎疫情趨緩,預期印度股市的反彈幅 度相對更加可觀。放眼整個亞洲,甚至全球,印度的經濟成長僅次大 陸,且不少投資機構更預期印度未來相當有機會取代大陸,成為下一 個經濟強國,因此印度是在布局亞洲中不能缺的一環。
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表示,新興亞股仍以 經濟龍頭陸股為領頭羊,大陸雖是新冠疫情起首之處,但也因為防疫 措施提前展開,反而讓疫情較早趨穩,有助於股市率先止穩。除此之 外,陸股擁有估值相對低、政策作多火力全開二大優勢,一旦經濟恢 復動能,陸股後市深具爆發力漲升行情,亦可激勵新興亞股走勢,建 議可逢低布局。
葉宇真指出,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基金,不用考慮進場的時機,當 淨值處於高檔的時候,同樣的一筆金額買到較少的單位數,但淨值跌 至低檔時,則可以買到較多的單位數,長期下來,基金的平均購買成 本會降低,也就不用擔心任何危機事件對淨值的衝擊。就投資的基金 類型而言,新興亞股是屬於波動性較大的市場,用定期定額方式達到 的分攤成本,以及降低波動度的效果最為顯著。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