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N元年來臨,券商搶攻指數投資證券新商機,力抗中美貿易戰魔咒,並進一步達成多元資產配置,工商時報19日與證交所、元大證券、富邦證券合力舉辦「2019台股大未來-ETN投資新趨勢」座談會,邀請證券業者與財經專家齊聚一堂討論,對ETN新金融產品進行深度解析,期望共同做大市場規模。
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致詞時指出,上市櫃公司掛牌檔數已達1,700檔,涵蓋多種產業及上下游供應鏈,且各公司特性皆有不同,跟過去買股方式不可同日而語,因此「懶人投資法」的概念應運而生,只要透過指數投資,就可以對應參與特定市場投資,創造收益,ETN即是結合多元投資概念,連結不同市場指數,且目前發行價格最高僅20元,可以較少金額投資,適合列入資產配置當中。
陳國瑋表示,隨著金融商品推陳出新,不能再以「一招半式」走天下,要具備商品常識,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今年為ETN元年,新商品需要市場積極推廣,以ETF為例,歷經16年時間穩步發展,整體規模已突破4,000億元,未來ETN市場可望更加活絡。
元大證券資深協理許翠珊指出,ETF跟ETN都是追蹤指數報酬,不過,ETN是由發行商承諾給予投資人連結指數報酬,另外,ETN與ETF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ETN較無追蹤誤差,投資人僅需負擔交易期間的投資手續費,費用相對透明、簡單。
而除權息旺季將近,ETN是否配息成為股民關注重點,富邦證券資深副總吳仁傑指出,ETN配息與否將依照各券商發行條件而定,法規上並未特別制定。
不過,以目前發行的十檔ETN皆為不配息,直接將息值再投資到成分股中,長期投資達到複利效果、避免增加股利稅負等優勢,且ETN商品交易稅為千分之一,能夠降低投資成本;未來希望逐步爭取ETN信用交易、當日沖銷等交易機制,並放寬外資投入ETN市場。
目前共有十家符合ETN發行商資格,首波發行券商為九家,4月30日掛牌合計檔數十檔,上市櫃各有七檔及三檔,種類涵蓋連結台股、A股、電子概念及平衡高息概念四種,發行總額達55.25億元。
另外,金管會6月已開放ETN可為商業銀行投資的有價證券,自4日起放寬資格,投資限額為有價證券投資上限不得超過銀行核算基數三成,可望增添ETN投資活水。<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