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逐漸收緊市場資金,歐洲、日本逐步退出寬鬆政策,加上國際貿易爭端的推波助瀾之下,六大投信認為,部分新興市場的匯率波動甚至會高過當地股債市的波動,因此,明年股市仍以成熟市場優先,主要配置在美國;產業面選擇以具創新趨勢的成長標的。
國泰投信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處副總王誠宏指出,景氣分歧加大並進入集體走緩,預期2019年上半年各國GDP增速持續走緩,下半年則因貿易戰對經濟衝擊影響逐漸明朗化,以及較高的基期現象淡去,全球景氣可望完成軟著陸。
王誠宏認為,在股市投資上,因主要股市因而呈現前低後高,建議一方面選擇具有趨勢題材的類股,諸如科技股中的5G,AI,機器人,大數據,雲端與自動化等尖端科技,另一方面,綠能,環保,長照,醫療與人口老化等概念,都是趨勢明確且具實質業績的類股。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表示,儘管保守看待,但並未看壞後續表現,仍建議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上,股市占多且以成熟市場為主,挑選具高股息特性的基金;在新興市場方面,因市場修正幅度多,在變便宜的情況下,投資價值浮現,可選擇經濟數據佳、企業獲利能力也表現好的標的去低接,如以生技基金、美國新創為主,搭配大中華做低接定期定額布局,是較穩當的投資策略。
第一金投信海外投資部主管唐祖蔭認為,美股中,在1980年代以前是能源、石化產業當道,透過開採技術的創新,帶來附加價值,吸引投資人青睞;1990年左右,進入個人電腦的時代,為PC革命的創新;2000年網路時代創新、2008年智慧型手機創新。每一次的創新,都有新的股王或指標股誕生,如:標準石油、微軟+英特爾、蘋果、谷歌,而且市值規模一個比一個大。
唐祖蔭認為,明年投資應採穩中求勝,藉由成長+收益兩大配置達成。產業創新又來到新的拐點,即AI人工智慧。想想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無一不與人工智慧相關,顯示AI將是下一波被大量關注的焦點。而全球AI發展,又以美國技術領先,馬首是瞻,投資布局自然脫離不了美股創新產業。<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