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可以入市嗎? 10月全球股市歷經震盪,美股標普(S&P)500指數單月下跌6.94%,創2011年9月來單月最大跌幅,不少人打電話問理專可否低點進場?資產管理業者表示,目前看法紛雜,但據過去經驗,只要美股單月跌幅超過5%,後市表現將有如倒吃甘蔗,積極型投資人不妨趁著美股回檔,逢低做中長線分批布局。
群益投信統計金融海嘯以來S&P 500指數表現,發現單月下跌超過5%有七次,今年10月是第八次,過去七次經驗顯示,美股後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平均表現都是正報酬,且隨時間拉長漲幅越大,分別為5.68%、12.14%、20.90%。
「美股重感冒,其他股市非死即傷!」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表示,觀察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S&P 500指數明顯重挫期間,各區域、國家或低波動股市也都下挫。美國目前整體通膨仍屬溫和可控,經濟表現仍屬穩健,預期企業獲利仍有近兩成成長幅度,維持看好美股後市。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也指出,美股連兩日反彈有助化解破底危機,據彭博資訊統計至10月31日,目前已有六成S&P 500大企業公布財報,獲利優於預期比例高達76%,且獲利超出預估4.6個百分點,第4季及全年獲利展望略有下調,但仍可望維持10%以上成長率,顯示企業獲利動能仍在,股價修正後突顯價值投資機會,隨財報公布後企業買回庫藏股等資金回籠,有利美股延續反彈。
不過,富蘭克林證券投顧也提醒,考量美國將在6日期中選舉,結果將牽動美國政治氛圍,建議逢股市反彈可適度增持美國平衡型或全球債券型基金等防禦型配置,積極者可先靜待美股底部確立後再進場,留意美國藍籌股、科技和生技醫療產業基金操作機會。
徐煒庠看好擁有創新模式的相關美國企業股價長期走升,其中科技及生技類股具有獲利表現穩健、產業成長動能及題材不斷的優勢,類股部分持續看好新創產業與生技醫療產業。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陶德.布萊頓(Todd Brighton)指出,因應未來金融市場波動升高環境,現階段採取股債各半的策略,並納入短中天期美國公債與公用事業等防禦配置,可降低資產組合波動。<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