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麗華(1605)受惠於商貿地產認列,加上旗下轉投資華邦電、華新科獲利挹注;本業部分略成長,三大利多帶動第2季單季稅後純益37.29億元,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1.12元,優於市場預期。
上半年則大賺76.08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每股稅後純益2.29元,表現亮眼。華新麗華昨(2)日舉行線上法說會,並公布第2季財報,累計上半年營收1,020.71億元,營業毛利為120.05億元,營業利益約97.35億元,由於上半年皆有中國大陸南京華新城辦公大樓及住宅交屋注挹,合計認列約40億元,創下稅後純益達76.08億元的紀錄,不僅較去年同期的15.09億元,大增404.17%,並優於去年全年的65.6億元。
昨日華新下跌0.8元,收20.9元。
華新總經理鄭慧明指出,上半年獲利增加的主因,除了在景氣溫和復甦的狀況下,製造部門獲利穩定,華新旗下的轉投資包括華邦電、華新科等,上半年的獲利也都非常強勁,至於商貿地產部分,分別於第1季與第2季相繼認列,推升今年上半年EPS即達2.29元。
鄭慧明說,電線電纜本業的部分,除了國際銅、鎳價格大幅上漲,同時也受惠於國內房地產及建廠訂單增加,提升第2季銷量,台電基礎建設案也於第2季完工認列獲利,且國內擴大產業電纜的開發,整體銷量及獲利都略高。
不過鄭慧明坦言,不鏽鋼事業由於大陸地區原料價格,低於國際原料價格,多少影響台灣地區獲利,但並不會造成全年獲利的狀況,且2至3年前增添的粗壓機設備,今年4月已開始試產,未來不僅能提升產量,並將產出過去無法軋延的鋼種,預計今年第4季到明年,即能克服原物料價格的不利因素。
至於南京商貿地產的部分,第1季已認列兩棟商辦大樓,獲利人民幣21億元,住宅產品「璟園」也於去年完工,前兩季皆陸續認列。展望下半年,鄭慧明指出,華新城住宅第三期已興建完成,仍待南京政府允許即可開賣,銷售後即可認列,但若下半年無認列挹注,獲利將回歸及反映本業的穩定成長。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