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最關心夏天供電問題,經濟部長沈榮津昨(2)在記者會強調,所有大修機組都已在6月底歸隊。包含大林2號機、通霄2號機與林口3號機等新建機組也如期併聯,年底備轉容量都會達6%,將以3大加強措施保證年底前都可以穩定供電。
被問到未來是否仍有可能啟動「以核養綠」計畫,沈榮津表示,去年立院三讀通過電業法,核能設備將在2025年全部停止運轉,社會對核電廠仍有疑慮,核廢料處存廠所沒有著落,但核一廠年底要除役,但新北還沒有核發乾儲等相關證照,會讓核一除役無法如期進行,「但核廢料是一定要面對的問題」。
沈榮津強調,他明白社會在乎的是用電問題,從今年6月底到年底,已準備好6%的用電備轉容量約216萬瓩,相當於4台50萬瓩台中火力機組或兩台核能機組在待命,這樣的備轉容量到年底,萬一有機組故障,都不致有缺電問題。
另明年新機組都上來,情況會更好。沈榮津表示,台電為讓今年備轉容量達6%,夏季用電尖峰來臨前,完成機組大修工作,歸隊接受調度,包括大林機組,會按期程加入系統併聯,今年底通霄及林口三號機組亦會加入,明年新建機組陸續完成後,備轉容量可提高到10%,備用容量達15%,等於7部台中火力機組備援。他說,這些都是有量化根據,不是隨便喊喊口號。
外傳「深澳電廠傾向停建,就等賴揆拍板」,對此,沈榮津強調,經濟部還在持續與外界溝通,目前還是維持開發計畫。
有關美中貿易戰持續加熱,影響到台股重挫,沈榮津也表示,美祭出懲罰關稅擬調高從10%提高25%,但因清單內容不變,所以影響不變。沈強調,經濟部將持續與產業界溝通,有些在台生產沒有外移的產業,例如光學螺絲帽等產業不受影響,甚至可能有轉單效應;可能受影響的產業包含中低階自行車、石化、工具機、手提包等,但在7月17日經部已成立美中貿易摩擦小組,會針對生產基地移轉、解決關稅障礙、提升競爭力、避免傾銷等,若已做好轉型的企業,歡迎回台投資,政府一定會保證解決「五缺」的問題。<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