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期貨交易所成立僅20年,在全球排名「從53到15」排名大翻轉 ,期交所完成不可能任務,歷任董事長功不可沒,現任董事長劉連煜 訂定的「三足鼎立」策略,為推動台灣期貨市場攀上全球前15大最大 功臣。
過去期交所著重國內期權,商品類僅有黃金期權,具財經法與公司 法權威的劉連煜103年9月走馬上任後,慧眼獨具看見台灣期貨市場潛 力,於10月初推出ETF期貨,提供FB上証、寶滬深等指數期貨交易管 道,國際化進程於焉展開。
104年7月,期交所首檔匯率類商品-人民幣匯率期貨上市,緊接著 東證期貨年底問世,開啟國外指數類商品發展序曲;105年,人民幣 匯率選擇權,以及印度50、歐元兌美元、美元兌日圓等期貨接踵推出 ,劉連煜正式宣告期貨市場國內指數、匯率、國外指數「三足鼎立」 世代來臨。
劉連煜接掌初期,期交所成交量全球排名第21名,去年總成交量2 .65億口,不僅創下歷史新高,更使期交所國際排名躍升至第17名, 今年1月前進到第15名,達成甫上任時設定的目標,此項殊榮有賴全 體期貨業界的努力才能達到。
「當時董事長一上任,信心十足要把期交所的世界排名衝到前15名 ,我們還半信半疑,但近幾年新商品不斷推出,真的證明台灣期貨市 場潛力無窮。」期交所內部人士說。如今,原油期貨可望於今年年中 上線,期貨市場即將邁入「四足鼎立」,期交所不斷滾動國際化巨輪 ,持續締造更多不可能的佳績。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