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期貨市場去年成交口數創歷史新高,期交所董事長劉連煜昨( 21)日表示,今年1月持續衝鋒,擊敗日本及南非交易所,成交量躋 身全球前15大,近期將拿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全球首宗對外 的那斯達克指數授權,6月台灣版那斯達克指數期貨正式問世。
劉連煜在「第三屆期手交鋒盟主爭霸賽」啟動儀式中指出,依Eur omoney TradeData全球期貨交易所最新交易量統計,台灣1月總成交 口數逾3千萬口,擊敗日本交易所、南非證券交易所,由前年第21名 、去年第17名,攀升至全球第15名,是期交所成立20多年以來,排名 最佳紀錄,提前達成他任內「期貨市場3年內國際排名15名內,成為 全球頂尖交易所」目標。
另去年5月美國道瓊指數期貨及標普500指數期貨上線,不到1年時 間,道瓊期貨日均量由去年2,488口,攀升至今年日均量5,615口,成 長125%,成為CME的E-mini道瓊期貨以外,全球交易量第2大道瓊期 貨契約。
劉連煜透露,CME肯定期交所極佳的造市能力,已同意將授權「那 斯達克指數」,近期將簽約完成,拿下那斯達克指數全球第一宗對外 授權。
授權完成後,期交所將針對指數設計適合台灣交易人的合約,預計 6月台版那斯達克指數期貨正式上線;期交所表示,此舉是按照每年 交易系統、制度等換版2次的進程規畫,讓期貨商、交易人做好事前 準備,也能降低業者成本。
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指出,各產業都在「悶經濟」,但期貨市場連 4年交易量突破2億口,去年甚至達2.65億口歷史新高量,特別的是, 去年波動率大幅下滑,對於講求波動度的期貨業而言,還能在平穩的 市場中逆勢突圍,顯示進入期貨市場的交易人,不再是被動而是主動 參與。
他強調,在主管機關積極輔導、期交所商品發展多元化、期貨商努 力造市,3大力量群策群力,才能造就台灣期貨市場躍上全球第15名 佳績,在現有團隊努力下,期貨市場永遠都是「明天會更好」。
<摘錄工商>